廉政教育-中国J9旗舰厅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


  • J9旗舰厅



  • 廉政教育

    深度关注 | 消费“马车”满载韧性活力

    作者:
    时间 :2023-11-20

    随着一年一度的“双11”到来,各大电商平台打出低价承诺,多地百货公司开展购物狂欢促销 ,机票、酒店、主题公园门票纷纷推出特价优惠,消费市场持续升温。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,11月1日至11月4日,全网累计揽收量20.27亿件,同比增长16.1% ,环比增长31.0%,再创历史新高。

    “双11”正如一扇窗口,展示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 ,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蓬勃活力。

    真降价成为各大平台核心策略 ,注重个性化、体验感的新型消费受到欢迎

    经过二十余天预热,11月10日晚8时,2023年“双11”活动迎来高潮。

    不同于往年被消费者吐槽“做算术题”的复杂规则 ,今年多家电商喊出了“直降”“直补”口号。天猫主打“全网最低价”“不止满减”“买贵必赔”的标语;京东与美的、小米 、维达、中国黄金等品牌商家共同发起“11.11真低价倡议”,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;拼多多主打“天天真低价”;抖音则重点推出“一件立减不用凑单”活动,单品价格直降15%起 。

    在反套路 、真降价的策略下 ,多个电商平台成绩亮眼。10月24日晚8时,天猫官方数据显示 ,“双11”开卖1小时内,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%的品牌达1300多个 ,同比超500%的品牌数近700个 。京东“双11”活动第一周 ,近30个品牌销售超过10亿元,近1.5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以上 。

    11月10日,多家研究团队联合撰写的《2023“双11”消费洞察报告》发布。报告指出,从攀岩、溯溪、露营等野外游玩项目到冲浪 、潜水、海钓等海上运动项目,追求个性化、体验感的年轻人让这些以“兴趣”为主导的各式新型消费不断兴起 。同时,智能化也是消费的重要诉求。开放式耳机、轨道插座 、4K投影销售额增速均超20%;智能床垫 、电动升降桌销售额同比均超50%。健康管理 、美容美体也成为消费者高意愿消费品类。

   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告诉记者,近年来,消费者更加注重个性化 、健康 、环保的生活方式,推动了新兴品类的兴起。

    洪勇注意到,随着新零售概念的发展,今年“双11”线上线下融合愈发紧密 ,包括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店协同促销,以及线上购物与线下取货等服务进一步整合。

    11月11日 ,记者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合生汇购物中心看到,除了打折满减等常规活动 ,不少商家还辅以投币抽奖、打卡赠送等促销手段。

    “我来‘扫货’ ,光赠品就拿到了首饰盒 、手链和好几个小样,还送了一瓶奶茶 。”来此消费的赵女士告诉记者 ,自己收获颇丰,“很多产品还是现场试一下比较直观,而且现在实体店的优惠力度比网上划算 ,送的小样也多。”

    记者在华为专卖店见到了专程来取货的张先生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是在线上订的货 。“线下取货比等快递更方便,立刻能够拿到手 ,获得感更强。”

    随着“双11”成为每年常规活动 ,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逐渐成熟 ,商品的实际使用质量与效果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一大因素。

    在洪勇看来,这反映出我国消费者旺盛且理性的消费需求。“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步由模仿型、同质化、单一化向差异化、个性化、多元化升级 ,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,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。”他表示 ,这也要求平台更注重创新和差异化 ,以避免陷入单一模式,“可以通过引入更多元化的活动 、提供个性化服务、加强社交化购物体验等方式,使购物节更富有吸引力和创新性 。”

    直播间积极探索新玩法,数字技术为电商企业降本增效

    直播间依然是“双11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不过 ,记者注意到  ,不同于往年达人主播“一统天下”的盛况,今年受消费者关注的直播形式正在发生变化 。

    10月24日晚8时,天猫“双11”预售开启,安踏集团旗下品牌FILA(斐乐)表现势头旺盛,前4小时成交即破亿 。这是淘宝直播开始以来 ,品牌店铺直播间首次在预售前4小时迈入“亿元俱乐部”。

    受访中,不少企业盘点发现 ,直播带来的销售量持续攀升,其中“店播”带来的销售量最为明显。

    “在复盘抖音直播后台的达人数据时,我们都很惊讶,一个只有1000多粉丝的博主,竟然可以通过直播为品牌带来30多万元的销售额。”福建省泉州市婷爽卫生用品总经理苏联文告诉记者,在此之前,他们也曾花费不菲的费用邀请头部行业博主进行直播合作,但整体性价比不高 。本次“双11”,公司调整策略,借助大数据锁定优质博主进行内容创作与直播。

    “与其把预算都花在头部博主上,还不如寻找其他优质博主 ,把省下来的钱让利消费者 。”苏联文告诉记者。

    “11日早上9点 ,快来给咱家宝贝换新衣!”抖音用户“伍紫芳(客家媳妇小伍)”直播间里,粉丝热情捧场,销量节节攀升  。在此前的直播中 ,她热情分享地瓜干、花生等连城特产,参加助农直播,最高纪录单场直播带货1060万元,直播间最高峰4万人同时在线 。

    “我们坚持培育本土主播。”据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电商办负责人张远山介绍,近年来,连城县全力优化电商发展环境,鼓励和扶持新业态发展 ,全力完善电商发展生态链,营造良好的电商产业创新创业氛围 。“现在,我们已培育出客家媳妇小伍 、莲讯等4个百万级粉丝本土直播带货达人。”

    点开抖音平台上某火锅底料旗舰店 ,两名主播正在津津有味地直播吃火锅。“我们还提供了蒜泥、小米椒、葱花、香醋等小料,以及头绳、筷子等配件。对于想要购买的朋友,我们提供了多种购买方式……”

    表情丰富 、语言流畅 、手势自然 ,如果不是页面提示,很多人根本不会发现 ,“她们”是AI数字人 。

    “成本降低了很多。”该店店长告诉记者,在直播赛道上 ,数字人的优势不言而喻:可以日夜不间断工作。

    记者注意到,使用数字人主播进行直播带货,开始成为直播行业火热的现象之一。“虽然数字人主播控场能力缺乏、相对J9旗舰厅化的短板明显,但能够做到24小时不间断介绍产品,甚至可以使用外语 ,已经能够起到不小的辅助作用。”该店店长表示。

    不仅是主播,各大平台都对AI给予了高度重视。淘天集团CEO戴珊表示 ,本次“双11” ,淘宝准备了10余个AI工具供商家使用;百度APP上线百度优选智能化助手“小优”,为消费者充当智能导购助手 ;小红书则公布AI智能笔记助手 ,帮助商家实现商品笔记的一键发布。

    11月9日,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电子商务新业态新发展分论坛上,淘天集团副总裁李然分享了他的观点:“随着技术的发展,AI将成为电商行业新的基础设施 ,渗透到电商的各个环节 ,重塑电子商务全流程 。”

    “技术创新无疑是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。”洪勇告诉记者,“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平台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购物体验,使得购物更加符合个体需求,另一方面,数字技术也赋能研发 、制造、管理等各个环节,为实体企业带来新机遇。”

    快递“送货进村”不断完善,“双11”热潮席卷乡村百姓家

    《2023“双11”消费洞察报告》指出,今年“双11” ,农产品电商快速发展,大荔冬枣 、三门青蟹、周至猕猴桃、蒙自石榴、昭通苹果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100%。

    在越来越完善的电商生态和配套体系中 ,乡村电商逐渐兴起 ,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收入,也带动当地劳动力在电商行业增收致富。

    近日,在位于连城亚琦国际物流商贸城的隔川镇农村电商园,隔田村农民黄德应经营的“吃遍天”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线上销售火爆。网络直播、线上接单 、包装发货……50多名员工忙个不停 ,日销售达30多万元。

    “为了备战‘双11’,我们和相关合作厂家把货源备足 ,并提供云仓配送服务 ,保证消费者在下单后两到三天内就能收到我们的快递。”黄德应介绍,今年已销售连城特色农产品超8000万元,地瓜干是其主打畅销产品 ,预计全年销售额过亿元。

    像黄德应一样,隔川镇隔田村现有近百名农家子弟从事电子商务 ,带动就业500多人,年销售额超千万的有5家,成为福建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。

    “今年‘双11’期间,连城各电商企业准备充分,各类促销活动同步展开,全县预计进出港包裹将达到600多万件 ,全县网络零售额将达2.4亿,同比增长16%。”张远山介绍说。

    村庄是乡村振兴的“神经末梢”,也是物流畅通的关键一环。近日,在山西多地村庄内,快递车来来往往,一边是农产品销往全国 ,一边是网购的日用品“送货进村” 。据山西中通统计,今年“双11”派送揽收的快递中,“农村件”业务占比明显提高,农村市场在成为快递业新的增长极方面势头强劲。

    “以前取快递要去镇里,来回半个小时 ,我都不敢买快递,也不敢买重物。现在直接去便民服务站取件,不到十分钟,省心多了。”家住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丰山镇涂巷村的村民小蔡告诉记者,自己今年买了三箱尿不湿与奶粉,“有娃之后囤货需求很大,幸亏快递可以进村了。”

  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,要“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,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,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,大力发展共同配送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”。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,农村快递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。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,如今,每天有1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农村进出 。

    “双11”购物节 ,参与者遍布五湖四海、大江南北,遍布全国各地、城市乡村。“农村物流是我国物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。”洪勇表示,“快递进村”不仅使得农村消费者可以尽情购物,深度感受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“网购乐趣”,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也可以因此受益,在各大电商平台热卖,销往全国各地 ,对于乡村振兴意义重大。

    全球共享的中国市场,正成为世界的巨大机遇

    “双11”期间,跨境电商出口也迎来高峰。

    “10月以来,我们跨境电商出口额和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  。通过网上市场,我们把产品出口到了十多个国家 。”浙江省台州市捷科雅箱包有限公司总经理管俊杰告诉记者,该公司目前年销售箱包15万余只,产值达7000万元 。

    作为全国知名的编织凉席生产基地 ,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生产的纸编凉席几乎占到全国产量的90% ,年产值超40亿元 。“我们目前的销售目标就是海外市场,努力把‘中国编织凉席之都’的名片打到国外。”台州市金凤凰席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孔良介绍道 ,“目前还有3000万的订单 ,主要市场在东南亚。”

    仓内,分拣员来回穿梭 ,备货 、打包、分拣快递 ;仓外,数十辆卡车排队入区卸货,一箱箱货物有序送上各条流水线……随着电商平台“双11”大促活动进入高潮 ,北京海关关区内多个跨境电商进出口现场迎来监管高峰 。

    据北京海关统计 ,10月31日至11月9日,北京海关累计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清单19.6万票,其中,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超16万票,金额超5000万元人民币,主要进口商品为美妆 、护肤产品等 。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清单3.1万票 ,货值2000余万元人民币,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、饰品等 。

    随着国际物流快速发展,跨境购物越来越便利 ,“双11”购物节也走向了国际 。据新华社报道,近日,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街头有许多醒目的“双11”促销广告 ,各大电商都在备战“双11”。俄罗斯跨境电商平台奥松公司媒体部的柳博芙·伊兹比茨基赫说,促销首日出售的商品数量比去年同期多3.5倍 ,预计营业额将再创新高。

    “中国卖家和制造商对奥松非常重要 ,来自中国的服饰、家用电器 、手机配件以及家装用品等品类的商品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。其中,中国服饰最受欢迎 。”伊兹比茨基赫表示 。目前,已有超过4万名中国卖家在奥松平台注册,今年上半年在该平台销售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。

   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 ,今年1至9月,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.7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4% ,占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比重的5.5%。在大促的带动下,跨境电商“买全球 、卖全球”更加通畅。

    “今年‘双11’的全球化格局尤为明显,逐渐成为全球性的购物狂欢节,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和消费者参与。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、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。”洪勇说。

    从产生至今,“双11”已走过15个年头。从一个昼夜的狂欢,到横跨一个月、数亿消费者与数百万中外商家参与的“购物节” ,“双11”更充分地释放出居民消费潜力,也见证了中国迈向消费大国的进程。伴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伴随着更多消费新理念、新模式出现,全球共享的中国市场,正在成为世界的巨大机遇。


    企业邮箱



  • XML地图